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上第一单元《珍珠鸟》赏读两则

小编的话:下面的两则赏读,一偏重于文学欣赏的解读,一偏直接服务教学需要的解读。为课堂的文本解读,最好要经历从文学解读走向教学解读的全过程。


诗音画的和谐交响
文/郑群辉
 
在某种美文面前,任何赏析和评论均属多余,阅读它,品味它,在心中激起一份感动,一份赞叹也就够了。据说俞平伯先生在给学生讲解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把词作抄到黑板后,一句解释都没有,只叹道:“美,真美。”其余就说不出来了。
《珍珠鸟》就是这样的佳作。
散文讲述了作者与三只可爱的小鸟朝夕相处的动人故事。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在我的悉心呵护下,鸟儿安心地住下来了。不久后有了一个雏儿,这是一个少不更事,勇于探险的小精灵。它渐渐地亲近人类,最后居然在我的肩膀上熟睡了。冯骥才以他那充满爱心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幕感人的情景。
在对待被豢养的宠物上,一般人的态度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漫不经心,只供给吃的喝的也就是了,一种则是过度的关心和玩弄。我却不是这样。我自然是非常有爱心的,但这种爱心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关心和体贴,是一种知己式的理解和关怀,即一切为对方着想的关爱,而不是占有式的宠溺和无谓的骚扰。我听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所以,为了给鸟儿营造一个舒适而温馨的居住环境,我显得非常细心而体贴。鸟笼挂在窗前,但光线太亮了,就用吊兰的小绿叶蒙盖在鸟笼上,使光线显得明暗适度,使鸟儿有了安全感。鸟儿渐渐适应了新环境后,我不像一般好奇而过分爱护的豢养者一样去过多打扰它们,“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到了雏儿出生后,“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雏儿敢于跑出笼子活动了,“我不管它”,“(我)不动声色地写作”。借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说法就是“顺水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不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而这种所谓“爱心”,柳宗元一针见血指出:“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我”在对待小生灵上,其实持的是以鸟为人的态度:即把它们当作人——朋友来看待,或者说把自己当作鸟儿来对待它们的,尊重鸟儿的天性和自由的生存空间,没有丝毫的占有欲和支配欲的流露。
正因为为“我”首先与鸟儿拉开了一定的心理距离,使得鸟儿顺性全天,两不相扰,逐渐取得鸟儿的信赖,最终反而拉近了距离,出现鸟儿睡在人肩上那感人的一幕!
这不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交融吗?
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吗?
这不就是当代人日益疏离自然而梦寐以求回归自然的理想吗?
这不就是诗吗?!
什么是诗?诗未必一定要分行排列、意象跳跃、押韵对仗等等,古人认为诗的本体是“情兴”也即“诗意”),但光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还并不是诗,诗讲究“思与境偕”,情景交融,正如宋人曾几说画草虫时的情兴感受是“不知我为草虫,草虫之为我”,苏轼说画竹的感受是“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只有当“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诠赋》)时方为诗。《珍珠鸟》把这种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的殷殷关爱之心,映照在_三只鸟儿身上,以“我”观物,营造了一个“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王维戏赠张五弟《堙去土加言》)的人与鸟和乐融融的古典诗境,使人读后景生象外,意在言外,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散文有了真挚的情感,往往能产生和谐的行文节奏,从而具有音律之美。《珍珠鸟》的行文舒缓而抒情,犹如一支古典乐曲,在读者心中悠悠流淌。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呜。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开头一段居然押韵,朗朗上口,犹如音乐的“过门”,一支抒情的乐曲就这样开始奏响了。
短短的一篇文章,“我”的情感起伏跌宕:愉快和赞叹即散文开头第一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疑虑(第二段),舒心(第三段),或惊喜(第六至七段),或欣喜(第十一段),或不动声色(第十二段),或担心,或心如止水(第十四段)。而随着“我”的感情起伏,文章的行文长短参差,错落有致,富于变化,显示出音乐般有规律的起伏,富于音乐语言的质感。例如表达“舒心”时的一段文字各句都较长,每句的字数都较均匀,显示出明快的音乐节奏和悠长的韵味;而在第六至第七段,其各句文字长短参差变化较大,如“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们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牛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行文显得跳荡生姿,充分使人领略到‘我”第一次见雏儿那种激动得难以自制的惊喜之情。而最后一段的后半部分则采用短句式,行文节奏明显放慢了,示意了作者生怕惊扰鸟儿的好梦而极力保持平和的心情。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则像是乐曲的尾声,显得余音袅袅不绝。
散文行文富于音乐性,而文章内容本身也富有音乐性,这就是鸟儿的叫声。散文多次写到鸟儿的叫声:“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哭细又娇嫩的呜叫”,“生气地叫一声”,以及以象声叠音词的“嚓嚓”“嗒嗒”写出雏儿在书房里所制造出来的顽皮声响。这些鸟儿的清音,配合着行文本身的旋律节奏,仔细体会起来,譬如音乐中的和弦,让人声声入耳,心旷神怡。
最后谈谈这篇散文的画意。散文浓浓的画意,相信任何读者都是可以感受到的,但它为何具有这种绘画性?它的绘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却需要具体说明。
冯骥才原本就是画家,对中国画颇有造诣,文革间因历受磨难,有感而发,转而进行文学创作。但绘画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九十年代后“尤好丹青,常以绘画为要”(《冯骥才名篇文库序文》),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人画展,有《冯骥才画集》等多种画集行世,被誉为“现代文人画代表”。那么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是势在必然。就文学而言,他也曾说过文学的思维也包含着绘画的思维“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我非画家》),所以在其抒情散文中注重绘画性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散文的绘画性,如同大家所注意到的,首先是富于色彩的词语运用丰富:写鸟,“鲜红小嘴儿”,“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小红爪”;其次是细致写出对象的质感:“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细腻的绒毛”“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第三是注意对光、影的捕捉和描绘:阳光从窗外射入,通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诸如这些描写,造就了文章鲜明生动的视觉效果,可视感很强。当然,文学的绘画性毕竟不同于绘画,它的视觉效果不是单一片断静止的,而是延绵不断的,散文除了对鸟儿居住环境进行描绘外,在后半部分着重对雏儿的活动作连续性描写,具有电视电影一般的画面感,画面更显得生机和活泼。
说这篇散文是绘画,更准确地说是一幅文人画,因为它就像中国文人画那样有题款。如果说全文营造了一幅人鸟同乐的图画,那么结尾“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一句,无疑就是作家兼画家身份的冯骥才,在这幅图画上精彩的题款!(原载《名作欣赏》2006年第10期)


信赖,真好!
文/李竹平
读冯骥才的散文,不是被其细腻真挚的情感所感染,就是被其细致生动的描写所吸引,而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那总在结尾处自自然然又匠心独运地揭示主题的艺术手法。《珍珠鸟》可谓其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散文的主要特色。
一、美丽的文字,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叙事状物散文。课文以清新明快、亲切细腻的语言写出了小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鸟儿真诚、细腻的爱,从而让我们看到了鸟儿和人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为作者用真诚创造出的美好境界而感动。
经典的文章总是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完美结合的产物,本文语言亲切自然,仿佛浑然天成般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细细品味,口齿生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落笔,便送来一股清新宜人的风,一首节奏明快的曲,可以想见,后面的文字该是怎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果然,因为“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便精心地为它们布置了一个幽静的居室,使得“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当然,这般情境下,心头轻松自在的更有作者本人。作者为珍珠鸟布置如此宜居的环境,不仅让人读出了他对鸟儿的喜爱,还读出了他对鸟儿的尊重——“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更美的意境,更和谐的乐章是小珍珠鸟出世以后的部分。因为不忍心打扰珍珠鸟的生活,它们有了雏儿,“我”还是通过绿蔓里发出的“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声”猜到的。若不是作者每天都关心着它们,对它们的叫声十分熟悉,又怎么会马上猜到呢?一挨这小珍珠鸟儿露了面,从作者笔端流泻的文字便平添了一丝甜蜜的柔情——
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
待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脸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小家伙”,多么亲切的称呼,字字句句都是发自心底的怜爱。在作者的眼中、心中,这哪只是一只小鸟,分明是一个唯恐亲近不够的小顽童、好朋友。这一个个令人感动、羡慕的画面中,洋溢着小珍珠鸟的天真可爱、活泼快乐,也流淌着作者的柔情关爱和惬意的幸福。
教学中,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在这些美好细腻的文字间徜徉,美美地读,细细地品,读出美好的意境,读懂文字的美丽,该是一种难得的快乐幸福的语文学习的体验吧!同时,这也是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训练要素的需要。
二、点睛之笔,升华主题。
画家张僧繇的画龙点睛之笔令人叫绝。同样有画家身份的冯骥才,他的散文也有点睛之笔,而且,这点睛之笔多在文章结尾处,《珍珠鸟》《花的勇气》《挑山工》等都是。不仅是他的散文,他的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每一篇结尾处,都有一句升华主题的、富有哲思的感言,常常会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当我们读完课文描写的一个个人与鸟儿和谐相处的画面,以为作者就是要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这些独特而难得的生活细节和经历时,他突然笔尖一抖,道出了他于珍珠鸟相处的经历中悟出的生活真谛——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往往,散文在结尾处直接点明主旨,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极易破坏散文含蓄蕴藉之美,落得狗尾续貂之嫌。而冯骥才能“险中求胜”,得益于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把读者的身心都浸润于他的文字所营造的情与境中,当读者流连其中时,他又一笔将你点醒、开悟,认识的境界一下子得到了升华。的确,他的点睛之笔就是为了揭示文章的要旨,升华文章的主题,使他的散文于感性美中结出一枚令人回味无穷的智性之果来。这大大提升了他散文的艺术价值。《珍珠鸟》一文如果少了这结尾处的点睛之笔,其文本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是呀,正是信赖结成的纽带才使人、鸟共处的生活如此美好。如果没有这份真诚的信赖,也就没有这美好的境界,也就没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图景。
引导学生品味这点睛之笔的妙处,结合文本所叙的人与鸟的关系之变化、相处之和谐,引导学生体会“信赖”之美,文本主题在学生心中的升华,是很自然的了。这也是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的一个抓手。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关键词检索


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下面的关键词

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I要素梳理I语文要素I一年级二年级I三年级上册I三年级上册1I四年级I五年级I六年级I新教师听读课I听读课案例I听读课实录I作文指导作文指导1I班主任I情绪管理I读书I电影I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